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怀念我的挚友--王晶

本帖最后由 无悔的安娜 于 2014-9-10 16:07 编辑
. A2 t: H2 F0 L& K
/ ]# \' m- E- y                         怀念我的挚友--王晶
- v* D7 N: B8 l3 x% p: j4 O8 q. i2 ~: d/ o
: t! x) w- `( w: o$ L
                                                                                                    作者:安娜
1 Q( O# X* p1 ]0 r  z/ I7 w+ o* a# o
7 z; m* C2 z/ _; C. j+ o

7 A" @+ p( X! J; ~  p1 n7 ~* r* h! d2 Z& R3 j
0 r: e- [: x4 _4 y" A# G' n
      朋友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她有时也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淡淡的共鸣。: m; b+ f) t& h( \6 k2 Q& q+ h) ^* x

5 F# y7 P; r, ?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深深地感觉:想念一个人不需要语言,却需要勇气,
0 U  I& S2 c7 c2 L$ I3 T' u+ l我没有想到,她住院仅两天就病危,更没有想到,她在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生存了25天就匆匆离开了她眷恋的亲人,离开了她辛劳一生的人世。连一句告别都没说,就永远离开了我这相知的朋友,她就是我的挚友--王晶。
) P+ h$ ?* K. A+ D- @" ?        王晶的离世给我很大的打击,感觉人的生命是那么脆弱,如果说我们残疾人坚强,其实再坚强也是抗争不过命运的安排。: @9 Z$ P( x' F: U
        我和晶是自小的病友,可以说是竹马之交。我们是在50年代中期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那还是在我们6-7岁时各自的父母带我们去一个按摩院治疗不期而遇,从此我们就成了有悲一起哭,有欢一起笑......亲如姐妹的好朋友。3 j6 k# M( d7 A9 d# s/ M& R5 ~1 A
        她的病重,不仅双下肢瘫痪,脊柱严重侧弯,基本站不起来,小时候如果想自己行动只有靠双手拄着特制的小板凳爬行,因此也就丧失了上学的机会更别提参加工作了。随着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长大后的王晶可以摇着手摇车出入家门,进入晚年由于常年运动量小身体发胖更是举步维艰,只好每天坐在轮椅上度日。担起全部家务,相夫教子,像老妈妈一样呵护着弟妹和家里的晚辈,每当弟弟妹妹全家都到她家一起过年时,就是她最愉快的时候。& I( y6 d" X$ M' K# C# \
        我总是在说老天是公平的,可是在晶的身上却略显不足。她自小重症残疾,13岁时母亲就因病撒手人寰,丢下全家和带着10个孩子的父亲。晶是家里第八个孩子,女孩排行第五,因此现在孩子们都叫她五姨。母亲去世那年晶才13岁她还有小妹6岁小弟3岁,父亲在房产处是个普通的职员,几十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人又怎能更好的呵护重病残疾的晶。因兄姐都上学,后来又在外地工作。至此年幼善良的晶就勇敢的担起了家庭主妇的重担,洗衣做饭看小妹哄小弟,东北的严冬在落后的六七十年代,取暖做饭都要靠烧炉灶,她都是用她特有的行动方式挪来挪去,帮助父亲做家务,烧饭时她是趴在锅台边一只手撑着弯曲的身体,一只手炒菜。每当过年时她都用冰冷的凉水把家里的衣服被子洗的干干净净。那时我上学,放假就去找她一起玩,经常住在她家,我们这对同病相怜的姐妹偷偷躲在被窝里相互倾诉和分享各自的喜与忧。
# ]7 p  j! D$ j9 ]/ M        虽然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她很爱学习,在家自修了语文, 数学。写信,看报,理财算账与初中生没什么差别。记得1971年我们一起在二0八医院626医疗队住院治疗期间,她能站起拄着双拐行走了,为了参加青年班的学习从病房到教室仅几分钟的路程,而她却要提前一个小时就开始一步一步挪,这种精神让病友们深受感动。每年冬天我们外出困难时就靠书信联系,我经常收到来自长春市大经路156号的来信,当我看到那虽然没有经过老师指导却很工整的笔迹时,就知道是她的来信。我们在各自的信中述说着许许多多悄悄话,只要她说,你能来吗?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看她。有时我母亲也接她来我家玩,带我们一起在人民广场玩,去春城剧场看电影。母亲用一台儿童小车推着我们两个残疾孩子,惹得路人投来好奇和同情的目光,也有人驻足相问;是双胞胎呀?母亲总是苦涩的笑答:不是,是小病友。后来我们长大了,传承了老一辈带给我们的友情,就这样我们在情同手足般的友谊包容中慢慢的长大,不知不觉过去了半个世纪,共同走到了白首同归,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到,我再也见不到她的日子来的这么快,我和她有那么多未尽的相约......
! S3 I. o5 g. d# L% D' N# k7 M        晶做一手非常好的针线活,每年都为幼小的弟妹,年迈的老父亲做好薄厚不同的应季棉衣,家里的兄弟姐妹外男外女都穿过五姨亲手做的漂亮衣服。改革开放后,为了生计她还开起了服装店,晶做的西服样式非常好,因此她的顾客也络绎不绝,可是她弯曲的脊背趴在缝纫机上的样子让我直到现在想起,心都在隐隐作痛。! `' D1 `" `7 ]3 K0 W0 r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各自成了家。一位大她八岁的农村肢残汉子娶了晶,也可以说是晶娶了他。晶娘家祖传的大房做了他俩的洞房,在后来的生活中她曾不尽其数的和我诉说他们生活中的不尽人意,两个残疾人似乎是搭伙过日子的感觉并不是要强的晶所渴望的爱情,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劝她包容吧,我们残疾人的生活怎能和健全人相比呢,就相依为命吧。那时家里人都担心她的身体不支持她生孩子,可是她执意要一个自己的孩子,感谢上天眷顾,晶生了一个很帅又懂事的儿子,今年28岁了。可惜的是她没有实现看到儿子结婚的愿望,记得她还和我说过明明结婚,我能帮他照看孩子。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可是上天为什么不能让晶也随了她当奶奶的心愿,享受人世间的天伦之乐呢?
7 L7 `6 V! l8 t5 ]% c2 z         晶是位勤俭持家的好手,我是自愧不如,在她的身上我学到许多,如购物要等超市打折时会省许多钱,买菜要到早市快散市时再去要便宜许多,肉馅要选好肉绞肉馅,做皮冻要把肥肉刮净才好,切葱花要斜着不要切成段,洗芹菜要用刷子刷,冬天把香菜剪成小块冻在冰箱里随时吃......" f- Y4 g, {/ z
         现在每当我去做这些事时,就会引起我的无限伤感。我和晶不同,从小父母娇生惯养,成家后老公呵护有加,因此很少做家务。这几年我老公身体不好,晶嘱咐我:万智身体不好你也得干点活,不会我教你。可是现在她却不教我了,这就是我在厨房一边做饭,情不自禁默默流泪的原因。
. p8 R, G4 M: p& T' G        近几年我退休了,我们接触的更频繁了,当她在并不宽裕的生活中,下决心用了几千元买了一台电动轮椅时,又不止一次劝我也去买一台,至此我们两个残疾人尝到了有腿的愉悦,每年的夏季我们都找时间开着各自的电动轮椅一起逛商场,游公园。参观各种会展,每次她总是怕我花钱买吃的,早早准备好自制的饺子包子一起吃,记得有一次我买了香肠饮料点心给她,可她却说,我不喜欢吃这个,我知道,她是怕我花钱。今年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一起出去玩,晶病了,为此留下了我终生的遗憾。我们相约一起去北方市场做薄被,一起去南湖看荷花,我要请她去欧亚商都十楼吃披萨......这么多未尽的事宜怎能不让我潸然泪下。8 L( R8 ?- ?+ ?* \
        改革开放后通讯信息的发达,给我们残疾人创造了便捷的联络方式,伴随着长春市的现代化建设尽管我们两家在一个城市却越搬越远,但是电话给了我俩每天在一起的条件,我购买了一套亲情卡,每月5元就可以尽情的聊,每当我们上床休息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各自的电话,听一听她又去哪逛街了,问一问她是不是又不听我话干活了,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的把各自的甜酸苦辣互相倾诉,她的好事有:低保又涨钱了,弟弟,妹妹来看她了。不顺心的事是:老公摔伤住院了。她的肾肌酐又高了,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我们都互相分享各自的快乐与忧伤,晶曾告诉我妹妹问过她,你俩天天聊啥呀?是啊,我们有聊不尽的话......说不尽的情......直到今天她走了,我还是在上床时情不自禁的拿起电话,可是电话在,电话那边的人却永远不在了......。
; S3 X  ~3 @2 [3 O$ }' b0 [, g        今年春节后,晶曾和我讲她身体每况愈下,肌酐升至三百多了,浑身没劲,她十年前患上的肾衰造成她的肾功能减退越来越严重,我嘱咐她住院去。可是她怕花钱,这院是真住不起呀。说起透析她告诉我:安娜,到啥时我不能透析。我在网上帮她查到尿毒症可以打开门诊透析,可以报销。她说,我不能走到哪步,透析一周两次我折腾不起。她曾和我说:这样活着太没质量了,我都不想活了,我生气地告诉她,别瞎说,你好好活着,得陪我到70岁。没有你,我找谁聊天呀,谁陪我玩呀?晶听到我这句话高兴的说:我有你这样的好朋友知足了。2 {8 a: f* Z; a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晶并不是因为尿毒症夺去的生命,而是因身体免疫力低下,肺部真菌感染,且毫无征兆,只是身体没力气,住进了肾病内科。6月 14日星期六,我给她打电话没接,我还想可能她又去超市了,后来她给我回电话:安娜我住院了,我这回够呛。我当时告诉她,别瞎说,周一我去看你。可是当我带着她不舍得买的水果去看她时,护士告诉我,王晶在ICU。在6月15日晚上她就陷入昏迷,我真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天去看她,仅差一天,晶的那句:我这回够呛。成了我们今生今世的绝别。
3 H8 L3 H5 u+ M/ ?1 r  o        在抢救王晶这二十五天里,我无时无刻不在为她祈祷,一次我去看她:晶,我是安娜,我来看你了,她似乎明白我的话,又抬头又摇手,可是和我聊了一生的好友此时已不能讲话。晶的兄弟姐妹尽全力抢救她的生命,用去了25万余元,可是最终没有在死神手里夺回我们的-王晶。- c: k* f& S. U2 p& F7 @; G

) U1 I# O  R1 E1 j3 \/ e    我的挚友--王晶因病抢救无效于2014年7月8日11时43分病逝,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终年62岁。% Y. M; S* b2 U+ i$ ~9 C2 }# m; B
: w0 y) t  |6 {& K! a3 ?
       王晶走了。正像她曾经说过的:我活到60岁就行......我不会走到每周透析两次的地步......我这回够呛......晶为什么给自己假设了这么多......?- d0 s6 e, e/ n! c( d6 ]1 J# |
        626老一连的战友们惊闻王晶病故消息后,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为她捐款送行,敬献了花圈,挽联写有【沉痛悼念战友王晶   二0八医院626老一连全体战友敬挽】,8 c7 ]6 e4 C+ f) X3 I, f3 ?4 a2 I
        我不仅以晶一生最好的朋友身份,还代表老一连群全国各地患友参加了晶的葬礼,别看晶没有上过学,没上过班,可是葬礼上也来了不少亲朋好友为她送最后一程,晶的兄弟姐妹为她办了一个很隆重的葬礼。她小妹的一句话让我深深动容:五姐一生不容易,我们选了个大的告别厅,不能让她憋憋屈屈的走。不知为什么,我还为晶葬礼的风光由衷的欣慰,也许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晶这个残疾人的最后一程比健全人还风光的缘故吧。
+ @# @2 n; |/ M( [5 l( Z( g" p        在晶的一生中我看到一个典型的儿麻患者及一个重症残疾人的一生有多么的困苦和艰辛,在这艰辛中也培养了坚强的性格,可是在这坚强中也让我感到有一股莫名的伤感。       . S# ]+ B0 v  [% w4 W0 P
        如果我们不是残疾人,如果社会再给残疾人多一点保障,如果我们国家人民的福利待遇更完善一些,晶就不会舍不得钱去看病,就不会舍不得吃,身体免疫力低下抗不过真菌,如果我们的医疗技术再高超一些......这许许多多的如果尽管挽回不了晶的生命,却使我这个也是双下肢残疾的人下定决心:加强身体锻炼, 注意饮食营养,增强自身免疫,注意检查身体,生病及时看医生。& z  {: k1 e8 `7 w9 d; M. {- ]
        我的挚友-王晶:她用自己最后的经历,给我以启迪:善待生命,善待家人,善待自己。
- e. N; J$ A; R" @7 \- D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3 m7 |0 t+ ?* L+ ]        而我和王晶一生的友谊却每时每刻都存储于最佳状态,我与她的这份沉甸甸的友情真的与世长存了。  v# Y6 R. p! B; h$ N1 C) W, w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朴实的语言,真挚的友情。。。。。。。。。。

TOP

回复 2# 桃园居士
" G' \+ k/ B1 L' }* t
5 J& H- c4 `" O4 o6 V; j" v谢谢居士弟弟的关注。

TOP

返回列表